保險資訊
-
銀保監會: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依然是保險監管首要任務
2018-12-18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主持。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三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三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部署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和風險防控工作。[閱讀全文]關注:[ 20 ]
-
黃洪:保險業未來的改革永不停息、開放永不止步、創新永無止境
2018-12-17
在12月11日舉行的21世紀亞洲年會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洪表示,面對保險行業發展的新坐標,究竟應如何做到守正出新?他表示,無論社會形態怎么發展,經濟形態如何變換,保險業未來的道路總是離不開三項基本內容,那就是改革、開放和創新,也就是說,未來我們要做到改革永不停息、開放永不止步、創新永無止境。 [閱讀全文]關注:[ 22 ]
-
多管齊下“撐”實體,保險探尋新坐標
2018-12-12
截至2018年9月,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58738.6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保險資金,尤其是壽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資金來源穩定等特征,對于支持實體經濟具有天然的優勢。[閱讀全文]關注:[ 23 ]
-
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預計5-10年實現互聯網+保險中介服務模式
2018-12-11
12月5日,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出席首屆北京金融安全論壇,從金融科技切入熱議互聯網金融所涉及的相關風險要素,周延禮圍繞金融科技聚焦構建保險科技行業的新生態、保險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發表了演講。[閱讀全文]關注:[ 27 ]
-
外資險企積極涌入可期 保險業擴大開放成果不斷
2018-12-04
相關人士透露,從銀保監會此次公布的保險業對外開放階段性成績單情況來看,外資險企布局中國市場態度積極。中國明年可能將開始接受外國保險公司控股在華合資公司的申請,甚至正考慮比此前預期更早準許外資在華成立獨資保險公司。[閱讀全文]關注:[ 20 ]
-
保險“金飯碗”吸引力連年攀升
2018-11-28
經過復業以來近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業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突破,人才隊伍的建設無疑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第四屆中國保險業人才發展高峰會”上發布《2018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發展指數達到121,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增長趨勢。[閱讀全文]關注:[ 32 ]
-
發改委:鼓勵保險公司等機構積極參與市場化債轉股
2018-11-20
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官網披露《關于鼓勵相關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的通知》(下稱《通知》),鼓勵保險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各類機構依法依規積極參與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 [閱讀全文]關注:[ 25 ]
-
8方面拓展保險投資渠道,允許保險公司成立夾層基金
2018-11-14
2018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中國保險創新研究院院長孫健對保險投資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8點建議:第一,保險投資應投資收入較高的基礎設施;第二,較大范圍去做非標投資;第三,國債資金可以少量比例參與創業投資;第四,希望能提高保險公司基金投資比例;第五,穩步增加海外資產配置,但要注意 “不能把所有的境外固定資產都配置了”,也“不能因為貨幣貶值影響了保險業資產配置”;第六,允許保險公司成立夾層基金;第七,減少保險公司的現金持有量;第八,拓展普惠金融的貸款范圍。[閱讀全文]關注:[ 37 ]
-
保險資管產品8月注冊規模環比猛增476億 漲幅達251%
2018-10-18
[閱讀全文]關注:[ 24 ]
-
險企投資收益率四季度平穩
2018-10-18
[閱讀全文]關注:[ 30 ]
-
唐鈞:建立中央調劑制度是養老保險改革第一步
2018-05-23
今年5月11日,在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方案》。會議強調,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閱讀全文]關注:[ 31 ]
-
BAT保險格局形成 蘇寧小米緊隨其后
2018-05-23
2017年被譽為保險科技元年,各種創新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層出不窮,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更深入滲透到保險業務流程中,從底層邏輯重塑著保險的生態...[閱讀全文]關注:[ 40 ]
-
稅延養老險或為上市險企 帶來4%-6%的新增保費
2018-05-23
近期,銀保監局發布稅延養老保險指引,規定“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四大原則、劃分收益確定型(A類)、收益保底型(B類)、收益浮動型(C類)3大產品。產品設計上增強風險保障(增加全殘保障...[閱讀全文]關注:[ 30 ]
-
依托互聯網壽險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2018-05-2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安排。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閱讀全文]關注:[ 36 ]
-
無人銀行開業了,無人保險還會遠嗎?
2018-05-23
4月9日,上海九江路的中國建設銀行無人銀行正式開業。這是國內第一家無人銀行,預示著國內無人銀行時代開啟。無人銀行里見不到一個銀行工作人員,見不到一個保安,也沒有了成排的柜臺窗口。見到的是人臉識別的閘門和攝像頭...[閱讀全文]關注:[ 30 ]
-
2016年兩會總理關于保險講了什么
2016-03-17
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了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并在閉幕會上回答記者提問。小編在此梳理一下李克強總理談話中的保險關鍵詞![閱讀全文]關注:[ 28 ]
-
認真履行監管職責 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中國保監會2015年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綜述
2016-03-17
2015年,中國保監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保險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把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完善制度機制為前提...[閱讀全文]關注:[ 31 ]
-
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將有序推進地震巨災保險
2015-04-28
上周五,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一番關于地震保險推進情況的言論,成為市場關注的對象。 24日,由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和北大經濟學院舉辦了第12屆北大塞瑟論壇。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在論壇上做了主題為“關于保險業與現代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的關系”的發言。[閱讀全文]關注:[ 26 ]
-
保監會放開萬能型人身險最低保證利率
2015-03-02
保監會2月13日宣布,將于16日放開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在穩步推進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中,將前端產品定價權交還保險公司,產品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主確定;后端的準備金評估利率由監管部門根據“一籃子資產”的收益率和長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因素綜合確定,通過后端影響和調控前端合理定價,管住風險。[閱讀全文]關注:[ 34 ]
-
居民住宅地震險率先試水巨災險
2015-02-05
業內呼吁已久的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終將破題。上證報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這一被列入保險新“國十條”的重要制度,將先以“城鄉居民住宅地震保險”這個單一災種保險計劃作為突破口先行先試,目前相關條例正在行業內部征求意見。[閱讀全文]關注:[ 37 ]
上一頁 23456 7 891011下一頁 第 /21頁 跳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