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管產品8月注冊規模環比猛增476億 漲幅達251%
時間:2018年10月18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關注次數:24【字體:大 中 小】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8月,1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注冊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共26項,合計注冊規模667.7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17項,注冊規模528.25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8項,注冊規模94.50億元;股權投資計劃1項,注冊規模45.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上漲,除了周期性因素外,也與債權投資計劃審批周期縮減、保險機構積極應對非標資產到期高峰期有關。長期來看,保險資管計劃服務實體經濟,仍需要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
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增長迅速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前八個月,23家保險資管公司注冊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計劃共109項,合計注冊規模2247.9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57項,注冊規模1454.65億元;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50項,注冊規模738.30億元;股權投資計劃2項,注冊規模55.00億元。
相較2018年前七個月,8月保險資管產品在注冊規模上有很大上漲。相比之下,7月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僅為190.20億元,8月規模環比上漲了477.55億元,漲幅達251.08%。
具體來看,8月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17項,注冊規模共528.25億元,而7月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7項,注冊規模共141.50億元,8月份的注冊規模上漲了273.32%。8月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8項,注冊規模94.50億元,而7月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5項,注冊規模共38.70億元,8月份的注冊規模上漲了144.19%。
業內人士表示,債權投資計劃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上升幅度最大。8月新增的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中,“平安系”的兩項資管產品“平安-天津地鐵債權投資計劃”、“平安-遼寧交投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規模最大,規模共計200億元,對整體規模提升效應明顯。
在上半年產品規模持續萎縮下,8月產品規模突然放量。今年1-7月,保險資管產品注冊規模分別為492.30億元、259.90億元、265.50億元、33.00億元、170.80億元、168.30億元、190.20億元;而8月上漲到667.75億元。
對于規模突然上漲的原因,一位大型保險資管機構人士認為,規模上漲一是由于每年8月、9月和12月都是注冊高峰期;二是由于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的規模激增,在當前傳統供應集中的城投和地產合規項目大幅減少的情況下,監管層面可能采納了業內呼應,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債權投資計劃審批周期;三是由于2019年和2020年是行業過去集中配置的非標資產到期高峰期,在當前資管新規下非標產品供給減少的背景下,保險機構在積極擴展另類保險產品,以提前應對明后年非標資產集中到期的再配置問題。
服務實體經濟渠道有待拓寬
以債權、股權等為主的另類投資,是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直接體現。目前,保險資金投資的另類資管產品,包括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其中,債權投資計劃是保險資金投資實體經濟的主要途徑。從注冊項目來看,保險資金長期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棚戶區改造、養老健康產業等國家重大戰略。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保險資金對接實體經濟還存在一些客觀限制。首先,資管新規下合規非標項目減少,在中短期內,保險資金投資仍將面臨“資產荒”。其次,保險債權投資計劃基礎資產行業受限。保險債權投資計劃基礎資產行業被限定在基礎設施(交通、能源、市政)和不動產(商業不動產、棚戶區改造),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可投資行業范圍較小,限制了保險債權投資計劃基礎資產的多樣性,導致保險債權投資計劃同質性較高。
除此之外,保險債權投資計劃的產品形式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管產品類似,在一些優質項目中,保險債權投資計劃競爭難度較大。業內人士呼吁,保險資金投資范圍進一步拓寬,支持保險資金更廣泛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