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金飯碗”吸引力連年攀升
時間:2018年11月28日 來源:藍鯨保險 關注次數:32【字體:大 中 小】
經過復業以來近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業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突破,人才隊伍的建設無疑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第四屆中國保險業人才發展高峰會”上發布《2018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發展指數達到121,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增長趨勢。
聚焦人才動態,中保協第四次發布保險業人力資源報告
據悉,繼2015年首次發布以來,今年已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第四次發布《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該報告旨在進一步推動行業服務能力提升和轉型升級,持續關注保險行業的人力保障,通過對行業人力資源數據按年度進行追蹤分析,對當前的熱點問題和人力資源議題進行討論,對新的發展趨勢投射在人力資源領域所引起的變化進行研究,分層次、分維度地真實客觀反映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發展動態。
“人力資源是金融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表示,從改革開放初期到現在,伴隨中國金融業的成長,中國金融人才的發展經歷了從最初的隊伍重新組建、到專業化發展再到國際化開始三個階段,金融從業人員的數量一直保持持續增長。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曉武表示,事實上,保險行業一直注重人才培養,近兩年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整合行業力量,打造行業人才發展“一盤棋”的工作體系,不僅搭建起行業人才發展的組織管理框架,還制訂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規劃、編撰涵蓋主要業務板塊的實務教材,為行業人才培養工程不斷夯實基礎。與此同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還發揮各方優勢,構建行業人才發展“生態圈”工作平臺,在組建行業高端智庫平臺的同時,加強行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將中國保險網絡大學打造成為金融行業最大在線教育平臺。
保險營銷員數量屢創新高,82%從業者認為保險業極具吸引力
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底,保險營銷員(含代理人)人數達325.29萬人,隨后年年攀升,2015年、2016年、2017年底分別達到471.29萬人、657.28萬人、806.94萬人,年度增長人數分別為146.00萬人、185.99萬人、149.66萬人。隨著保險營銷員人數不斷上漲,保險營銷員職業也表現出較高的吸引力。調查結果表明,保險公司營銷員認同行業具有吸引力的占比高達90%。
與此同時,報告數據顯示,行業從業者留存意愿有所增長,保險業吸引力不斷增強,在人才吸引與保留方面存有優勢,82%參與調研的從業者認為,保險行業非常有吸引力,其中, 64%的人員在調研中表示,會長期留在保險行業。
報告指出,目前,保險業需求最旺盛的前五類人群仍然聚焦在:銷售、精算、信息技術開發、業務管理、核保管理等專業領域。其中,銷售、精算、信息技術開發、業務管理連續兩年進入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前五列,依然為保險公司關注的重點人才。
細化來看,財產險公司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五個序列分別為銷售(非代理)、理賠管理、核保管理、信息技術開發、業務管理,而人身險公司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五個序列分別是精算、銷售、信息技術開發、業務管理、投資管理。此外,財產險公司在核保管理、理賠管理序列上的需求明顯高于人身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在精算、業務管理、投資管理序列上的需求也明顯高于財產險公司。
對于人才技能要求方面,報告顯示,從行業整體來看,保險公司希望專業序列員工擁有的前五項技能分別是學習創新、團隊合作、系統思維、溝通協調、風險意識。這些技能要求,對公司而言,是期望作為未來培訓發展、能力培養、選人用人的參考;對員工而言,則是希望獲取和發展與公司期望相匹配的技能。
年輕人留存仍需關注,保險公司已積極行動
人才需求的另一個側面,人才流失和更迭也是保險業面臨的一大現狀,報告指出,2017年銷售和精算序列主動離職率分別達到23%和14%,雖然較2016年銷售的24%,精算的18%有所縮減,但銷售和精算兩個序列仍然是員工連續兩年出現較為頻繁的序列。
從年齡結構來看,主動離職員工群體中,35歲以下員工占比超過80%,其中26—35歲員工占比最大,接近50%。所以,年輕員工的保留成為保險公司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關注領域。
對于員工主動離職原因,調研結果顯示,薪酬競爭力不足被同行高薪挖墻角、對職業發展規劃不滿、追求家庭與工作平衡等排在前列。
面對人才流動的挑戰,報告分析到,員工任期縮短的總體趨勢無法扭轉,但企業應采取積極措施,重新思考員工的職業發展,協助員工持續學習并培養成長性思維方式,改善個人流動性繼續留職。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