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疆 責任在行"—— 新疆保險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助力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
時間:2014年07月11日 來源: 關注次數:159【字體:大 中 小】
“十二五”以來,新疆保險業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和作用,切實履行行業承諾,踐行社會責任,在助力自治區經濟發展、服務民生、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以發揮保險經濟補償功能為基礎,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積極創新、勇于擔當,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為全疆各族群眾提供各類保險保障服務,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保障社會經濟平穩運行。“十二五”以來,新疆保險業及時、高效、足額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成為保護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工具。2011年至2014年5月,新疆保險業累計為社會提供風險保障16.99萬億元,累計賠付支出268.5億元。2013年新疆保險業為社會提供風險保障6.34萬億元,較2010年增長78.09%;累計賠付支出106.59億元,較2010年增長116.03%,年均增速為29.27%。與此同時,行業的重大災害事故補償能力和處置效率亦有了顯著提升。例如,2013年喀什、阿克蘇、博州等地區發生的重大農業自然災害中,保險機構支付賠款超過億元;2013年“11•17”吉勒布克水電站特大事故中,承保公司迅速預付賠款950萬元,并及時做好善后理賠工作;2014年4月至5月,受極端天氣影響,新疆13個地州的1200多萬畝農作物受災,這是自2007年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以來,新疆發生的損失最為嚴重的系列災害,截至6月30日,我區保險業已支付賠款7.96億元。
(二)助力重點項目建設。在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新疆城鎮化建設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保險業充分發揮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通過投資新疆重點建設項目,主動融入自治區經濟發展大局。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共有8家保險公司總公司在疆投資11項,涉及新疆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投資金額達47.46億元。
(三)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為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在疆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改進服務,開辦了“中小企業貸款履約保證保險”、“國內貿易短期信用保險”、“商戶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和“小微企業信保易”等多款針對小微企業的保險產品,進一步豐富了小微企業融資增信手段。
(四)促進對外貿易發展。近年來,新疆保險業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促進對外經貿發展的特殊優勢,支持新疆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011年至2014年5月,新疆保險業累計為全疆出口企業提供了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中長期買貸保險、特殊風險保險在內的保險保障約25億美元,服務支持客戶400余家次,承保海外投資項目2個,承保金額達1.5億美元。
(五)服務兩個開發區建設。新疆保險業積極響應自治區關于加強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號召,貫徹落實金融業支持開發區建設的有關要求,與喀什、伊犁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出臺了具體措施,支持和鼓勵保險機構在開發區設立分支機構,創新發展信用保險、農業保險、商貿物流保險、養老健康保險等保險產品,鼓勵保險資金多形式、多渠道參與開發區建設,切實服務新疆延邊經濟帶發展。截至2013年末,多家保險機構在兩個開發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二、以推動惠民保險業務發展為支撐,助力自治區民生建設
自2011年以來,新疆保險業著力推動涉農保險、商業健康養老保險等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重點業務發展,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助力自治區民生建設,滿足城鄉各族群眾多層次的保障需求。
(一)加快涉農保險發展,為“三農”建設提供保障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積極創新農業保險發展模式,通過發揮農業保險的風險管理及專業技術優勢,全面服務“三農”建設,在防范化解新疆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建設中的風險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不斷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2011年至2014年5月,新疆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89.11億元,占全國農險保費收入的10.83%,累計為1074.1萬戶農戶的1.88億畝農作物、549.51萬頭(只、羽)畜禽,提供了總額為1203.2億元的風險保障,棉花、小麥和玉米等主要保障品種的參保率分別達98%、70%和50%以上;農業保險的參保品種不斷增加,至2013年末,參保產品已超過41個,其中政策性品種15個、商業性品種26個,基本覆蓋了新疆主要農作物和牲畜種類。
二是努力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2011年至2014年5月,新疆農業保險累計支付賠款43.85億元,受益農牧民達147.49萬戶次以上,2013年戶均賠款達到4377.62元,賠款支出與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比重從2007年的11.33%提高至2012年的16.02%,農業保險已經成為新疆各級政府及各族群眾抵御巨災大災的重要工具。特別是2014年,我區棉花、小麥和玉米等品種平均單位保障程度分別提高至521元/畝、353元/畝和308元/畝,保障充足度分別達到66.18%、70.01%和62.11%,有效提升了新疆農牧民抗災減災及災后重建能力。
三是進一步提升服務“三農”的能力。2011年以來,新疆保險業把推動業務發展與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大力推動保費不貴、保障不低、理賠簡便的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發展,2012年為45萬人次農民提供了風險保障,累計賠付2000余萬元。同時,農業保險的經辦公司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堅持強化管理,不斷加強資源投入,逐步完善基層“三農”服務網點的建設,實現了保險服務向鄉村的延伸,為農戶提供了面對面和零距離的保險服務。
(二)促進商業健康養老保險發展,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支撐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緊緊抓住發展時機,立足區情實際,積極參與自治區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通過發展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性養老保險業務,滿足城鄉不同人群、不同層次的保障需求,切實減輕了人民群眾醫療負擔,排解了廣大群眾的養老之憂,提高了社會保障水平。
一是主動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新疆保險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社會管理功能,為各族群眾提供保障充分的健康服務。2011年至2014年5月,新疆健康保險累計承保1229.86萬件,承保7815.04萬人次,累計賠款與給付支出28.28億元。創新發展醫療費用補償型保險、住院津貼型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型保險等各類產品,以及提供健康管理、預防和咨詢等服務,有效彌補了社會醫療資源的供給不足。
二是積極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自2013年自治區城鄉大病保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累計承保325.78萬人次,已決賠付1546人次、已決賠付支出653.55萬元,緩解了廣大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目前,城鄉大病保險業務已經在烏魯木齊、阿克蘇、阿勒泰、塔城、克州等地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推進。
三是大力發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針對城鎮職工、城鄉居民、企事業團體等不同人群,新疆保險業開展了對接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的多項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通過政府采購、委托經營等方式,管理社會醫療保險項目。2011年至2014年5月,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累計承保1679.62萬人次,為參保群眾賠付11.83億元。其中,和田城鄉困難群眾補充醫療保險通過對困難群眾的二次救助,放大了民政救助資金的保障作用,2011年得到李克強總理的批示肯定。目前通過試點擴面、擴大承保范圍,實現了對和田190余萬城鄉居民的全覆蓋,并拓展至其它四個地州,2011年至2014年5月累計為1萬余名困難群眾補償了醫療費用5258萬元。
四是著力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新疆保險業積極響應中央和自治區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有關要求,通過發展各類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為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團體單位提供補充養老保障服務。2011年至2014年5月,全區累計實現養老保險保費收入86.54億元,給付與賠款17.91億元,滿足了新疆各族群眾多層次、多方式的養老保障需求。同時,新疆保險業不斷推動企業年金業務健康發展,2011年至2014年5月,新疆保險業累計受托管理資產43億元,投資管理資金62.99億元,管理賬戶資金0.62億元,為政府解決百姓養老難題提供了支持。
三、以發揮保險社會穩定器作用為切入點,助力自治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積極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利用保險機制分散社會風險,化解社會矛盾,落實行業維穩責任,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維護自治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一)全力推動責任保險業務發展
新疆保險業充分發揮責任保險的社會穩定器作用,鼓勵發展醫療責任保險、旅行社責任保險、校園方責任保險、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多種領域責任保險,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為平安新疆建設提供了全面的保險保障。
一是促進承運人責任險業務發展。新疆保險業逐步建立重大人員傷亡提前給付機制,利用經濟杠桿輔助政府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2011年以來,累計為18.58萬車次提供承運人責任保險,累計賠付金額達1.37億元。
二是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2013年,新疆保監局與自治區環保廳聯合發文,在新疆啟動環責險試點工作,截至2013年末,全區環責險參保企業21家,保險金額7699萬元。環責險的深入發展,可以充分發揮保險參與環境污染治理,對受害人及時賠償的作用,妥善處置環境污染突發事件,參與公共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打破“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的困局,有效維護社會穩定。
三是加快醫療責任保險發展。截至2014年5月末,新疆醫責險保費收入534.59萬元,地方共有239家醫療機構參保,其中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參保率達89%。隨著醫調工作的深入開展,醫調委充分發揮了“調賠機制”的作用,為創造和諧醫療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自2009年自治區醫調委成立以來,調解受理案件887起,調解成功711起,調解成功率達80.2%,累計調解賠付3274萬元。
四是促進責任保險產品創新。近年來,新疆保監局引導行業在貼近民生的諸多領域創新保險產品服務,涌現出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電動自行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燃氣責任保險、電梯責任保險等多種緊貼人民日常生活的新險種。例如,中華聯合承保了新農乳業公司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責任限額達1200萬元;人保財險承保了哈巴河縣幾所學校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責任限額達1252萬元。
(二)積極探索涉恐涉暴保險
針對新疆特殊的維穩形勢,為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新疆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新疆保險業通過創新保險產品,拓寬保險責任,完善理賠服務等方式,推進了涉恐涉暴保險的發展。
一是為維穩人員量身定制保險保障服務。2014年,部分保險公司通過擴大保險責任范圍,將恐怖襲擊、戰爭、軍事行動、暴動或武裝叛亂等涵蓋在內,同時還為下鄉住村人員開辟了“投保綠色通道”。截至2014年3月,已為3098名下派干部提供了團體意外傷害保險,保險保障達20.45億元,為863家單位提供雇主責任保險,責任限額達18.84億元,基本滿足了下基層干部及單位的保險保障需求。此外,新疆保險業主動為公安特警、執法人員及一線維穩干部等重點人群,以及基層執法單位財產提供暴恐風險保障。
二是扎實做好暴恐案件的保險理賠服務和善后處置工作。新疆重大暴力恐怖案件發生后,新疆保險業密切配合當地政府,主動溝通協調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同時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力爭使保險業賠付救助工作讓政府滿意、讓群眾滿意。
(三)認真落實各項維穩任務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將維護穩定作為當前保險監管和保險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加大人、財、物等資源投入,不折不扣地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各項維穩要求。2013年,全疆各級保險機構共召開維穩宣講會300余場次,參與各地街面巡邏和維穩的人員超過4萬余人次,投入超過千萬余元的維穩費用。特別是2014年以來,新疆保監局以及保險業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號召,將開展“訪惠聚”活動作為參與維護社會穩定的主要著力點,采取了扎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活動開好局、起好步。在人員方面,全行業共投入政治強、業務精的住村干部職工409人;在資金方面,2014年行業預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主要用于當地的基礎設施、安保設施、扶貧項目建設;在覆蓋面上,新疆保險業的住村點覆蓋了喀什、和田、阿克蘇、塔城、阿勒泰等地州的36個縣120個村。各住村工作組住村以來,立足村情民意,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積極參與基層維穩工作,為基層各族群眾排憂解難,展現了保險業服務社會的良好形象。
四、以改進服務和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為著力點,助力構建和諧市場發展環境
2011年以來,新疆保險業緊緊圍繞“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這一主線,不斷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力爭為全疆各族保險消費者提供優質、高效、滿意的保險服務。
(一)著力提升保險服務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新疆保監局指導行業從解決社會最關注、群眾反映最強烈的行業問題入手,綜合施策,通過破解銷售誤導和理賠難兩大行業頑疾、抓服務質量和服務創新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我區保險服務水平。
一是完善服務標準。新疆保監局先后完善了車險、農險、人身險等多項服務標準,出臺了《新疆機動車輛輕微物損案件保險理賠快速處理暫行辦法》、《新疆農業保險理賠服務標準指引》、《新疆人身保險業務客戶服務監管指引(試行)》等多項制度,規范了保險銷售和理賠行為。2012年,新疆保險業啟動了“保險優質服務年”活動,提出了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的十大舉措,同時各保險公司簽訂了《優質服務承諾書》,向全社會作出了提供優質保險服務的承諾。
二是拓寬服務范圍。新疆保險業積極推行維漢雙語承保理賠單證,方便各族群眾購買保險。逐步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快處快賠機制,目前,我區各保險公司均建立起客戶服務中心,成立了人傷處理分中心,實現了無機構地區代查勘全覆蓋,為異地出險客戶提供了通賠通付的便民服務。此外,各保險公司不斷拓寬服務內容,提供道路免費救援、緊急送油、上門收取資料、住院探視、健康咨詢等增值服務。
三是創新服務手段。新疆保險業積極推廣新技術應用,推動服務方式革新升級。各保險公司逐步推行服務的電子化、智能化、移動化,銷售人員通過移動銷售平臺上門服務,滿足了客戶投保、繳費、保全、理賠、信息查詢等一系列便捷化的服務需求,實現了客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保險的全流程服務。各保險公司進一步簡化理賠流程,設置了自動核損核賠,大力推廣3G技術、移動視頻查勘、無人機查勘等新技術在車險、農險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理賠服務效率。以我區車險為例,平均賠案處理時效由2010年的29天下降至2013年末的16天,業務結案率由2010年的83.79%提升至2013年的91.83%。
四是加強服務監督。新疆保監局加大了對保險公司的服務考核力度,建立了理賠質量管理考核獎勵辦法,持續開展了理賠服務質量測評和客戶滿意度調查,主動公開保險公司服務排名,接受社會監督,督促保險公司自覺改進和提升服務水平。2013年消費者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財產險公司理賠服務水平滿意度達96.86%,人身險公司服務水平滿意度達95.32%。
(二)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逐步完善網絡、媒體、電話、社會公眾監督平臺建設,暢通消費者維權投訴渠道,加大信訪工作力度,有效地維護了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是暢通投訴維權渠道,高效處理消費者投訴。2012年4月“12378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新疆分中心開通以來,共接到7624通投訴咨詢電話,投訴件平均辦理時效僅5.94天,熱線投訴辦結率達到百分之百。各保險公司為方便少數民族消費者,專門增配了民語客服人員,民語客服人員數量由 2011年的451人增至2013年的618人。此外,新疆保監局逐步完善局長接待日制度,自2011年以來,共組織20余次的局長接待日活動,并公開聘任了20名消費者權益保護社會監督員,定期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同時各保險公司也建立了總經理接待日制度,并對處理時間較長、難度較大的投訴積案,實行包案制度,力爭做到投訴案件“件件有回音”。
二是建立保險糾紛調處機制,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為有效化解保險合同糾紛,新疆保監局指導新疆保險行業協會,分別在烏魯木齊和巴州成立了兩家保險合同糾紛調處中心,中心成立以來,受理調解案件139件,調解成功91件,涉及金額264.5萬余元。同時,新疆保監局加強與司法部門的溝通協調,推進了烏魯木齊地區的保險糾紛訴調對接試點工作。目前,共收到66件調解案件,成功調解19件。同時我們積極與自治區司法廳、公安廳溝通協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損害賠償調解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全疆90%以上的地州已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損害賠償人民調解工作機構。
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消費者教育活動,普及保險知識。新疆保險業通過建立保險監管部門、保險機構和社會公眾等多方參與的保險消費者教育機制,以“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3•15”等時點為契機,充分運用媒體、網絡等渠道宣傳和普及保險知識,增強了社會大眾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
五、以弘揚社會正能量為出發點,助力社會公益事業發展
近年來,新疆保險業充分彰顯保險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優良傳統和“守信用、擔風險、重服務、合規范”
的核心價值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主動回饋社會,圍繞社會捐贈、助學支教、扶危濟困、志愿服務、環保行動等方面,開展了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為新疆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捐資和助學活動。四川雅安地震、伊犁新源縣“6•30”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新疆保險業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心系災區群眾,共募集個人捐款180余萬元,為災區人民恢復生產生活貢獻了力量。同時新疆保險業還開展了慰問維穩人員及特困人員、捐贈維穩用品等活動。2011年以來,新疆保險業向維穩一線的單位及工作人員捐款捐物累計超過140萬元。此外,新疆保險業關注教育,特別是關注貧困地區教育。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以來,新疆保險業捐資助學金額達300余萬元,資助貧困學生460余人,捐贈圖書1萬余冊,建立圖書室2座。
(二)積極開展扶貧幫困工作。長期以來,新疆保險業堅持以人為本,將項目扶貧、救濟扶貧、教育扶貧、愛心扶貧相結合,積極支持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至今,新疆保險業累計投入資金930余萬元,用于貧困地區民生工程建設、貧困戶及弱勢群體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三)積極參與社會文化建設。新疆保險業主動承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大美新疆”的責任,開展覆蓋全疆的萬場電影下鄉活動,支持“木卡姆”、“那達慕文化節”等新疆特色文化傳播活動。同時在行業內努力宣揚環保意識,推廣電子保單,鼓勵行業員工參與義務植樹等各項環保活動。2011年起,新疆保險業先后為中國-亞歐博覽會提供了34.7億元保險保障,為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提供了2.1億元保險保障。
新疆保險業在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行業自身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市場體系日益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產品服務不斷創新,整體實力顯著增強。2013年,全區保險業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73.49億元,較2010年增長了53.04%,年均增長15.24%,高于全國的平均增速。2014年1至5月,全區實現保費收入172.72億元,其中,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99.96億元,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72.76億元。行業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14年5月末,新疆保險業資產總額634.45億元,較2010年增長74.35%,資產規模位列全國第23位,西北五省第2位。新疆保險業在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滲透度不斷提高,2013年,新疆保險業保費收入占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即保險深度)約3.21%,保險密度達1207.82元,較2010年提高了388.52元。自2011年以來,共有7家保險主體和13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落戶新疆,市場主體日益多樣。截至2014年6月末,全疆共有保險主體29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37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2847家,保險從業人員59640人。保險產品和服務逐步滲透至包括健康、理財和養老等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覆蓋了包含基礎設施建設、污染防治、高新技術產業等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多個領域。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