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再:2012年中國壽險及非壽險業或比肩增長
時間:2011年12月09日 來源: 關注次數:47【字體:大 中 小】
12月8日,瑞士再保險公司(下稱“瑞再”)發布全球保險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的非壽險保費強勁增長約15%,而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則同比下降6.0%。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非壽險業原保費收入為3937.09億元,壽險業原保費收入為8286.47億元,
瑞再駐北京經濟分析師邢鸝表示,“中國壽險保費增長疲軟的原因是,加強了對銀保產品的監管力度,以及引入了新的會計準則。”
受上半年對投資連結型產品的強勁需求帶動,亞洲發達地區的大部分市場2011年的壽險保費均取得1.7%的穩定增長。而在亞洲的新興地區,2011年壽險保費負增長2.1%。主要是由于受中國和印度加大對產品營銷及設計方面的監管力度導致實際增長率偏低的影響。
邢鸝指出,對中國及很多其他新興的亞洲市場而言,2012年由于經濟和投資風險日益增強,可能會抑制對投資和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傳統保障型產品的銷售則可能相對較好。受保障型產品推動,2012年壽險業務增長將會反彈。
瑞再預測,“由于市場已經對這些變化做出了相應調整,預計2012年中國壽險保費預計將恢復增長,實際增長率可達11%。”
非壽險方面,邢鸝表示,“2012年的經濟增長放緩將會影響非壽險業務的發展。中國有關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的計劃,也將帶來車險市場更為激烈的競爭。考慮到這些因素,預期2012年非壽險保費實際增長率將會放緩至12%。”
報告指出,2011年,亞洲大多數發達市場的非壽險保費取得了穩定增長,增幅為5.6%。新興亞洲地區,由于經濟增長穩定,基建投資持續,大部分市場的非壽險保費增長仍然保持強勁勢頭,增幅達12.8%,主要是中國、印度及印度尼西亞。其中,汽車保有量增加,人們對健康險及個人意外險產品的需求增加等因素,是主要的增長動力。此外,亞洲發生的一系列自然災害,將有助于提高風險意識,促使各企業更積極尋求足夠的保險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波動,尤其三季度的“股債雙殺”,國內各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都受到了沖擊。邢鸝表示,資本市場波動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國內保險業的資本充足水平將會受到影響。
據瑞再北京分公司發展部副總裁郟京煒測算,到2013年底,中國保險業的資金缺口在100億美元以上。他指出,到今年二季度止,約7-8家壽險公司和5-6家財產險公司償付能力在150%以下。“年底之前這些公司的資本壓力會很大,同時會有一些償付能力比較充足的公司會降到150%以下。”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