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經濟數據數據喜憂參半 政策難馬上放松
時間:2011年09月06日 來源: 關注次數:54【字體:大 中 小】
總體看,2月經濟數據意味著國內通脹形勢的好轉速度沒有預期那么樂觀。拋開CPI和PPI同比漲幅超預期不說,對未來通脹形勢保持謹慎的理由依然不少。首先,2月CPI環比上漲1.2%,而1月CPI的環比為1%。其次,PPI同比漲幅創出本
輪通脹以來的新高7.2%。最后,農產品價格出現反彈,2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0%,環比上漲3.7%。
當然,并非都是令人沮喪的消息。在流動性這一通脹總閥門上,今年前兩月比起去年末已有所好轉。2月廣義貨幣供應(M2)增速更是達到了16%的調控目標,為15.7%。既然新增流動性逐漸回歸常態,現在治理通脹的關鍵就是如何穩住經濟中的存量流動性。
央行高層的最新表態也說明,加息確實在管理層的考慮之中。至于對抗通脹的另一價格型工具匯率,周小川指出,應對通脹的工具中不側重于應用匯率政策。這與3月5日外管局局長易綱的"人民幣匯率將很快達到均衡狀態"的表態相近。這可能暗示著,未來國內抗通脹主要將依靠利率工具,而人民幣升值速度將放緩。
同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放量發行央票將繼續回收新增外匯占款。由此看來,企業恐怕還得熬一熬貨幣政策收緊下的"苦日子"。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