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利好低估值壽險股 保險股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時間:2012年06月29日 來源: 關注次數:61【字體:大 中 小】
受近幾個交易日股市與債市雙雙下跌的影響,保險股受到很大的拋壓,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從近期總體情況來看,保險股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表現仍強于大市。市場人士預計,隨著下半年市場的逐步復蘇以及監管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保險股有望走出一波獨立行情。
降息利好當前低估值壽險股
央行宣布,自
唐圣波認為,估值水平是判斷降息對存量和新增業務價值綜合影響的關鍵。當前壽險業以分紅險產品為主,降息對存量價值和增量價值的影響相背離。在目前市值中的存量業務價值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降息對存量價值的正面影響也占主導,從而對股價帶來利好。
政策紅利釋放
有媒體報道,保險監管部門日前推出13項保險投資新政(征求意見稿)。雖相關政策未正式公布,但據透露出來的信息看,此次投資新政主要分為:原有投資渠道的規范和拓寬;創新投資渠道,如融資融券等;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人的增加和保險資產管理業務的拓展。
研究機構認為,投資渠道放開旨在分散風險、改善資產負債久期匹配,預計提升長期投資收益率至5.9%。同時,放開投資渠道還可以優化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平滑收益率波動,降低保險公司投資和運營風險。
專家指出,醫改“十二五”規劃已出臺數月,保監會此時大力推動健康險發展,顯然,政策創新已開始向承保領域推進。健康險、養老險是我國壽險未來需要重點發展且前景廣闊的領域,繼健康險之后,稅延型養老保險將是下一個重大政策創新。
民資進入對上市公司影響有限
保監會6月21 日出臺《中國保監會關于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保險領域、積極參與保險行業基礎建設,大力支持民營保險機構發展。業內人士指出,民營資本進入保險行業,是“建立健全保險市場準入和推出機制”的一部分,有利于活躍市場,但對現有上市公司還構不成威脅。
專家表示,行業創新與改革將顯著改善公司盈利狀況與保單利潤,此次監管政策放開的速度和力度都超出預期,并引發市場對于監管政策創新的持續預期。預計下半年產險業將維持景氣,壽險業將緩慢復蘇,一系列改革與創新的政策將支持保險走出獨立行情。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