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保費底部徘徊:壽險走勢引分歧
時間:2012年06月06日 來源: 關注次數:65【字體:大 中 小】
“開門紅”動力的逐步減弱、分紅收益的差強人意和各地風起云涌的壽險銷售誤導整治工作,令原本銷售困難的壽險保單,在4月份跌至冰點。
今年1~4月,壽險保費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44%降至0.18%,繼續大幅度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66%。其中4月單月壽險保費增速由3月份的-3.6%進一步降至-6.2%。市場普遍預期,四五月份將是壽險業務的全年最低點。
相比之下,財產險保費收入在今年前4個月維持了兩位數的正增長,但由于汽車銷售的不景氣,保費增速仍然下滑,并且隨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交強險向外資放開等監管政策的放松,競爭態勢日趨白熱化。
“重點關注投資環境相對好轉帶來的險企收益率和凈資產的回升。”諸多券商發布報告,認為貨幣政策趨于放松對股市債市均產生了積極影響,其中債市上漲將為險企投資業務帶來最直接的正面影響。投資業務能否好轉,成為市場對保險業2012年的最大期待。
壽險走勢引分歧
1~4月,全行業實現壽險保費收入4177億元,同比增長0.18%,4月單月保費達642億元,同比下降6.2%,較3月份的-3.6%進一步拉大。另據
“根據調研,4月份各大壽險公司業務均不理想,在一季度"開門紅"之后步入了業務低谷,單月個險新單保費增速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平安證券發布研報稱,一方面,保險業務隊伍需要一定的休息期和積累期,另一方面,“開門紅”期間的高費用投入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而且目前的業務模式、保險產品沒有重大突破,現行利率水平令保險產品依然缺乏吸引力,由此,各大險企的個險、銀保業務均難言樂觀。
太保壽險前4個月保費收入下跌2.8%,4月份單月保費下跌13.4%至58億元。中國人壽保費增長同樣乏力,在1月份短暫的“開門紅”之后,累計保費收入從1月份的同比增長11.9%轉變為隨后續3個月的同比負增長。相比之下,新華保險前4個月的保費收入同比上漲13.8%,其中4月單月保費同比上漲8.4%,增幅遠超壽險業平均水平及其市場主力,續期業務成為拉動個險保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彰顯出業務結構優化帶來的明顯優勢。
“作為壽險業的領軍企業,中國人壽的保費增長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整個壽險行業的狀況,自2010年11月銀保新規出臺后,整個壽險業的增速出現了快速下滑,至今仍未有恢復的跡象。”華泰證券研究員賈津生如是認為。
在整個行業銀保渠道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個險渠道的有效增員,已經成為保險公司的戰略選擇。據華泰證券提供的調研數據,中國平安2011年增員3.4萬人,中國太保增員1.2萬人,新華保險增員0.3萬人,中國人壽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通過“有效擴張”隊伍建設戰略,使隊伍總規模在2011年上半年企穩回升,半年增員2.3萬人,預計今年一季度的增員情況會好于去年同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價值增長的經營理念下,中國人壽個險渠道正在力推5~10年期期繳產品,這與過去3~5年期產品相比,將降低首年保費規模,對個險新單增速構成壓力,但有利于價值的增長。
對保費增長普遍悲觀的預期中,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孫鵬則給出了相對樂觀的看法:“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降,其他投資品種對壽險業務的沖擊有望逐漸緩解,下半年保費增速有望出現反彈。”
債市帶來樂觀情緒
一季報顯示,各上市險企受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影響,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降,其中中國太保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81.1%,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分別減少29.4%和35.7%,僅有中國平安受益于綜合金融架構,凈利潤同比上漲4.3%,但仍然出現了明顯下滑。
然而,受益于一季度股市回暖,4月份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收益率紛紛上行,其中國債利率的上漲幅度相對有限,政策性金融債的收益率曲線則明顯變陡。自
“市場只看到保費和股市悲觀的一面,而忽略了債市上漲等樂觀因素,保費數據并不是趨勢的決定力量,投資與凈資產是保險基本面向上走的核心和源頭。”彭玉龍認為,保險股當前最大的基本面是投資收益帶來凈資產上升,投資改善和凈資產的向上趨勢,將最終決定保險股的上漲趨勢。
受益于一季度股市回升,上市保險公司凈資產均有大幅回升,如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的每股凈資產增長率分別為6.9%、7.4%、5.2%和5.2%。
“在降息的預期下,債市仍會上漲,考慮到債券規模(按市價計部分)是凈資產的1~2倍,債市上漲帶來凈資產更高幅度的上升,其中中國人壽的凈資產上升幅度將會最大。”彭玉龍稱。
以中國人壽為例,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投資收益開始環比上升。新增其他綜合收益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由負轉正,提升了凈資產,公司凈資產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分別環比大幅增長了8.7%和6.9%。另以中國太保為例,其凈資產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分別環比增長3%和5%。
“可以看到,投資轉暖帶來的凈資產回升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資本市場持續走好,還將帶動凈資產的持續提升。”賈津生稱。
因一季度投資回暖、新增其他綜合收益等因素,中國人壽償付能力提升11.48%,加上凈利潤提升的償付能力,中國人壽在第一季度新增的償付能力為19.98%。據華泰證券統計,投資回暖同樣增加了其他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如新華保險一季度因投資回暖新增的其他綜合收益和凈利潤,新增其償付能力10.30%。
財險競爭白熱化
今年以來,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交強險向外資放開等諸多放松監管的政策信號,加劇了原本激烈的財險市場競爭格局,各險企紛紛加大了當期業務的拓展力度。與此同時,1~4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86%,汽車銷量的不景氣導致新增車險需求的疲弱,這進一步導致競爭態勢的白熱化。
1~4月,財產險保費收入達1745.4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4月單月實現保費444.9億元,同比增長9.55%。
“車險保費及利潤下行的趨勢已經明確,總體利潤將步入下行的區間。”宏源證券分析師黃立軍如是預期。以太保產險為例,保費下行加速明顯,雖然好于之前的市場預期,但全年綜合成本率上升的趨勢也已明確。
針對綜合成本率,
然而,近期推進的行業整頓有利于遏制綜合成本率的過快上漲。繼
“償付能力決定的保費供給與汽車銷量主導的保費需求之間的供求關系,是決定承保商業周期變化趨勢的內在因素,監管政策則是影響周期進程和長短的外部推手,預計今年一季度財險行業新業務承保利潤率下降約3個百分點,但考慮到近期市場監管政策可能趨嚴的正面影響,我們維持2012年財險業承保利潤率下降約2個百分點的判斷。”中金公司預期,嚴格的市場行為監管政策將可能暫緩行業承保盈利水平下滑的速度,但難以改變其向下的趨勢。
標簽:生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