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童:“一輩子記住幫助過我的好心人”——富德生命人壽“小海豚計劃”“大手牽小手”系列報道(七)
時間:2019年01月16日 來源: 關注次數:53【字體:大 中 小】
張悅童(化名)如今已是臨縣三中的一名初中生了。
在她小學升初中的關鍵一年,這個幸運的小女孩和她的同學們成為愛心公益活動“小海豚計劃”的關注對象,和她結對幫扶的志愿者叔叔不僅幫她解決了生活方面的后顧之憂,更給予了這個親情缺失的小女孩久違的真誠關懷與悉心呵護。
“我會一輩子記住幫助過我的好心人的。”這是張悅童發自肺腑的感恩之聲,也是她烙印心中的堅定信念。
“小海豚計劃”再進車趕鄉
正是月滿人間好時節。為響應國家保險扶貧的號召,2018年9月27日,中秋節過后的第三天,富德生命人壽山西分公司“小海豚計劃”保險扶貧走進呂梁市臨縣車趕鄉的車趕寄宿制小學。
懷揣著滿滿愛心的“小海豚計劃”,正走進越來越多人們的視野中。“小海豚計劃”是來自富德生命人壽發起的一項惠及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打工子弟學校學童的教育公益活動,給予受助兒童從學習生活到身心健康全方位的關愛。
實際上,這是“小海豚計劃”第二次走進臨縣車趕鄉,早在2017年6月,小海豚志愿者們就曾來到車趕鄉鐘底寄宿制希望小學,為同學們捐贈了一批愛心物資和意外保險產品。
山西分公司再次走進車趕鄉寄宿制小學
給留守兒童送去福音
活動主辦方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選擇車趕鄉作為“小海豚計劃”公益活動的落地點,源于這里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現狀。
車趕鄉位于呂梁市臨縣東南部,距離縣城有三十多公里。作為山西省第二人口大縣,臨縣當地的地理環境十分惡劣,土地貧瘠,耕地面積少,再加上通往外面的交通條件差,農產品很難運出去,單靠種地過日子很艱難。當地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謀生,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學校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外出打工賺錢養家,一年也就春節回來幾天,過完年又匆匆忙忙跑出去找活干,小孩大多是祖輩在照顧。”車趕寄宿制小學的劉老師表示。
在這次活動中,“小海豚計劃”向車趕寄宿制小學生捐贈了保額總計165萬元的“小海豚專屬保障計劃”意外保險產品和小海豚溫暖包、足球、籃球、新校服等一批愛心物資。
捐贈活動結束后,小海豚志愿者還給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一堂生動的安全培訓課程。
命運多舛的堅強女孩
在這次公益活動上,張悅童又一次見到了與自己一對一幫扶的小海豚志愿者——富德生命人壽山西分公司邊衛。在捐贈儀式上,邊衛向小悅童再次捐贈了專項助學款。懂事的小悅童也鄭重地鞠躬表達誠摯謝意,她說以后會更加努力學習,“力爭考更好的成績來報答邊叔叔”。
邊衛親切地關心小悅童及其家人
說到這時,這個12歲的小女孩眼眶不免有些濕潤。這是一個臉上經常掛著笑容的小姑娘,可如果知道她的家世,肯定會感到心疼,也會為她的自強不息而感動。
熟悉小悅童的劉老師介紹,2010年,小悅童的爸爸因為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來,悅童媽媽改嫁,留下小悅童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然而厄運并沒有就此離開,不久爺爺因為爸爸去世過度悲傷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長期臥床不起,全家人唯一的收入來源是爺爺每個月1000出頭的退休金。
“她家的情況算是學校里比較差的了,我們這邊如果家里有人在外邊打工收入還可以,她家都是老人,還生病,的確非常困難。”劉老師不免嘆息。
多舛的命運并沒有讓這個小女孩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她在學校里刻苦學習,成績一直排在班級前列,還經常幫助老師做事情,被公認為是班里的好學生、老師的好助手。但有件事一直困擾著小悅童,就是她即將升入縣城初中,上學費用卻成為家里最大的困難。
愛心助學金助夢遠航
了解到小悅童的難題后,小海豚志愿者邊衛當即決定與小悅童建立“一對一”的長期幫扶,并且每年資助小悅童3000元助學金,直到她考上大學。
“這筆錢對我太重要了,爺爺奶奶再也不用為我上學的花費頭疼了。”小悅童高興地說。
今年新學期開學,小悅童以優異的成績被臨縣三中錄取,順利成為一名初中生。她定期會跟“邊叔叔”通個電話匯報下自己的近況。
“我會一輩子記住幫助過我的好心人的。”張悅童動情地說。她不負所期的目光,堅毅而自信。
與小海豚在陽光下一起奔跑的車趕孩子們
標簽:生命資訊